欢迎光临

【北京研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国粹皮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画篆刻

民间文化交流中保护与发扬传统文化的路径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4-11-21 09:35:13 人气:3021 来源:非遗论坛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发展的根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文明的东方,是因为具有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河是孕育传统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每一阶段、每一进程中,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得到发展,又在发展中实现继承。进入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变得尤为重要。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当今世界不仅是经济与科技的竞争,而且也是文化的竞争。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也要提倡走出国门。

新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使我国从传统的乡土社会转变成现代化的都市社会,也使传统文化脱离原生的文化土壤,进入新的社会文化生态圈。

传统文化囊括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与结晶,蕴含着“天人合一”“人伦和谐”等的文化理念,千百年来,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形式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文化韵味。以传统节日为例,四时佳节是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所形成的。在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春天,人们阖家团圆、喜迎新年;在炎炎夏日,端午节如约而至,人们以各种应季食品消除酷暑;在硕果累累的秋日,人们迎来人月两团圆的中秋节;最后在万物冬眠之际,人们把自己封闭在家中,共度腊八、小年、除夕等节日。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葛兰言在《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一书中写道:“宽泛地说,它们是结合的节庆,在其中,人们清楚地意识到那些将他们维系到一起的黏合剂,意识到他们与自然环境的一体性。”同时,“团圆”成为四时佳节的主题之一,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通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逐渐耳熟能详,成为培育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重要场域,对和睦家庭、团结社会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快速、便捷的现代社会中,物质文化的日益富裕,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空前增强。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也是中华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来源。在历史上的各朝各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先河,为中华文化融入多元文化的因子、注入新鲜的文化血脉。传统文化堪称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折射与升华,区别于少数上层精英人士的小传统文化,是无数芸芸众生的大传统文化,使其一经诞生便在民间生根发芽、成长为中华文明园中的一颗参天大树。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际交往日益密切的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文化越自信,就越开放包容,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不仅来源于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更来自于未来光明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迎来新的契机与挑战。传统文化既不能囿于当下,也不能盲目发展,而是要在深入挖掘固有的丰富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进行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并积极借鉴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衔接,使中华文明在现代社会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继续谱写新的辉煌业绩。

民间交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

发扬作用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如建筑、器物等,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如传统的手工艺、习俗等。可见,传统文化代表的是大众文化、草根文化。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化史,传统文化植根于民众的社会实践中,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发展的机会。费孝通先生说过:“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创造出灿烂的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并在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凝练与升华,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动力。

文化交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家文化交流,另一种是民间文化交流,后者有别于前者,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是一种经济、社会、文化交往的形式。区别于国家文化交流的“政府性”,“民间性”与“非政府性”是其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民间文化交流是在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自愿的前提下形成的,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意愿,包括民间文化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在内的多种主体。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民间文化交流对中华文明的产生、发展、衍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中华文明长河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除了靠与生俱来的强大生命力与创造力之外,还与民间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传播形式息息相关。在人类文化史上不难发现,文化交流植根于民间,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缺少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文化难以长存,更遑论发展。同时,在民间文化交流形式中,由于多种主体的普遍参与,使其能够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不同方式的文化传播,传播形式与渠道的多样性,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传统文化是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孕育而成的,时至今日,依旧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追求,并在民间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延续与继承。比如以庙会、舞龙、赛龙舟等为例,这些民间活动都是广大民众自发组织的,表达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与不懈追求。尤其是在舞龙、赛龙舟中对“龙”的形象突出表现,是中国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代表吉祥、好运等的美好寓意,中国人一直以来更是以龙的传人自居,随着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许多外国人也开始懂得这些符号的特殊文化寓意。中国人对“龙”的偏爱,既是儿时受到家庭、学校等的文化教育的影响,也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是祖辈们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而只有通过民间交流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活起来”,实现面向社会、走向民间、惠及民生的目标。

民间文化交流中保护与发扬传统文化

的路径与方法

随着我国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机,民间文化交流广泛植根于民间、服务于社会。21世纪是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其成为广大民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新媒体一经诞生,就对以往的媒介传播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使传统文化走向“共建共享”的模式,任何人既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接受者。由此,民间文化交流不能仅限于线下的活动,而是应该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使网络新媒体成为开展民间文化交流的新渠道,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中来,不断加强个人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

传统文化既要立足本国,也要走向世界。这就要求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为了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须打造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更多的国际友人认识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提升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影响力。同时,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能更好地引进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契机。

最后,国家文化交流与民间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新时代,如何做到政府与民间并举,持续增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变得尤为紧迫。传统文化诞生于民间,蕴藏着宝贵的文化资源,昔日除了少部分以文字的形式被保存与记录以外,很多是以口耳相传、师徒相传等的民间文化交流形式继承与延续的,缺少相关的文字记载。进入新时代,国家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发扬传统文化,把很多面临传承困境的民间舞蹈、歌谣、技艺等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把一些重要的艺人列为非遗传承人,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与资金的扶持之下,以大小不同的民间组织为主体,开展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来频繁,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对传统文化起到及时的保护与发扬作用。不得不说,国家文化交流与民间文化交流的携手并进,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的成效。

总之,传统文化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基因与文化血脉的延续与继承,进入新时代,民间文化交流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繁杂多样的民间文化交流,为人人创造可以参与的文化互动平台,使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实现面向社会、走向社会、惠及民生的目标。另一方面,以“民间性”“非政府性”等的特征,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实践证明,只有在相互平等、互利、共享的基础之上,文化交流与文明互动才能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只有在积极吸收与借鉴世界优秀成果,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此外,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中,也要做到民间文化交流与国家文化交流的携手并进,不断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效能,从而实现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