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学武:推动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4-10-11 09:06:59 人气:2646 来源:非遗论坛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非遗文化作为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更是一种独特的世界文化现象。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唐白瓷非遗传承人、牡丹瓷创始人李学武建议: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非遗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地位。同时,通过非遗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可以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学武表示,目前非遗文化发展的现状主要有几点:
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竞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竞争和冲击。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代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其特色并扩大国际影响力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2. 传播手段的局限性:目前非遗文化的传播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传统的展览、演出等形式。在数字化、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国际市场的挑战: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激烈,各国都在努力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非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如何在世界文化领域获得一席之地,与其他国家文化竞争并突显其独特价值是一个重大挑战。
4. 专业人才队伍的匮乏:目前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培养既懂非遗技艺又擅长对外传播的复合型人才是推动非遗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
5. 国际认知度有限: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但国际社会对其了解有限。提高非遗文化在国际社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是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6. 保护与传承的平衡: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首要任务,但在推动其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保持非遗文化的活力和时代价值,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挑战。
7. 资金与资源支持不足:目前非遗文化的出口和国际传播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如何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提供稳定和持续的支持是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推动非遗文化走向世界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相信一定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华非遗文化。
李学武建议与措施:
1.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对非遗项目进行系统梳理与分类,不管是京剧、豫剧等这些传统戏曲;还是唐三彩、唐白瓷等传统手工技艺;亦或是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其他还诸如传统音乐、传统中医药、民间文学、民间工艺等等非遗项目,都要深入研究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技艺特点,挖掘非遗项目背后的感人故事和人文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融通中外,即打开不同文化之间的阀门,使文化之水相互交融。从情感共鸣的角度去帮助受众体悟文化本身的魅力,是引领其走进文化深处的最佳方式。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海外受众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更好满足其对中国非遗文化的不同需求,使各国人民真切感知中华文明的厚重感、人情味和烟火气,在情感互动、精神交流、思想沟通中品味中国非遗故事,潜移默化地亲近我们的文化,进而达到文化认同的目的。
2.培养专业人才。在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中,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推动非遗文化走向世界,需要树立“人才为要”的理念,重点关注既具备对外传播能力经验,又对非遗文化有独特鉴赏和理解水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从现有的人才资源中挑选出具备对外传播经验和深入理解非遗文化的人才,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机会。这不仅包括在非遗技艺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包括在文化交流、国际传播等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为这些专业人才提供系统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涵盖非遗文化知识、国际传播技巧、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这样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播非遗文化,并掌握与国际受众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根据当地非遗项目的特点和需求,设立非遗相关专业,结合非遗项目的实际需求,制定和完善非遗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应注重非遗的历史、文化、技艺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实践课程则应强调技艺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和培养非遗领域的专业人才,构建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同时,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艺术家等作为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与非遗相关的企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非遗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同时也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此外,为了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能够取得实效,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标准。对于在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应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以激励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这一事业。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中国各项非遗相关的历史文献、档案和古籍的保护工作,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受损坏和遗失。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和图书馆,对这些历史文献、档案和古籍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和数字化存储,便于研究者和公众查询。鼓励学者和研究机构对这些历史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以揭示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对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进行全面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确保这些非遗技艺能够真实、完整地展现给后人。同时与传承人合作,记录、整理并传承这些濒危非遗项目的技艺和知识,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保存和传承。设立非遗保护基金,接受社会捐赠,为濒危非遗项目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中国优秀非遗项目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力度,提高中国非遗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国际非遗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中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通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机遇。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建立非遗博物馆,集中展示中国丰富的非遗资源和成果。设计互动性强、体验性好的展览和活动,让公众能够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通过非遗博物馆的建立和运营,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为后人留下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瑰宝。
4.创新传播方式。科技改变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传播数字化、科技化趋势日益明显,非遗国际传播渠道也更加多种多样。在创新传播方式上,我们首先要利用数字化与虚拟现实技术,为全球观众提供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观众可以足不出户亲身体验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仿佛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非遗技艺的实践中。其次开发非遗主题的虚拟现实游戏或互动体验,让观众在娱乐中了解非遗文化,增强参与感和互动性。制作非遗主题的微电影、纪录片或动画短片,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视觉效果展示非遗技艺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运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传播手段,拓宽传播渠道,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直播教学,展示非遗技艺制作过程,与全球观众实时互动交流,将非遗技艺制作过程、文化内涵等生动展现给国际受众,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共鸣。与全球知名IP合作,将非遗元素融入流行文化产品中,如电影、电视剧、游戏等,通过跨界合作扩大非遗文化的受众群体。与时尚、设计品牌合作,推出非遗主题的限量版商品或联名系列,通过商品销售将非遗文化传播至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5.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共同举办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共同探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借助国际艺术节、文化展览等平台,展示中国非遗的魅力,吸引更多外国友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通过互派代表团、举办研讨会等形式,分享各自在非遗领域的经验和成果,促进相互理解和友谊的加深。举办“中华文化年”等活动,与各国共同策划非遗展览、艺术节、学术论坛等,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遗品牌和文化活动,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国内文化机构、艺术家等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非遗展览、学术研究等活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我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具有经济、政治价值,还具有厚重的文化传播功能,推动非遗“走出去”必须用好这一平台,让非遗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助力民心相通,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6.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政府应加大对非遗文化出口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非遗文化出口。同时,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认定和保护机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设立非遗文化出口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活动等。并引导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工作。通过设立非遗文化基金、开展公益宣传活动等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促使非遗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进一步推动非遗等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让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