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批非遗双创人才——袁国屏
发布时间:2025-08-01 17:48:05 人气:3414 来源:新闻资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淌千年的血脉根魂。它不仅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基因库。当历史叩响新时代的大门,我们既需以虔敬之心守护技艺原真性,更要以创新之志激活其当代生命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成为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
而今,一群躬身实践的传承者正将命题化为行动:他们以双手为舟楫,载着古老技艺穿越时代洪流;以创新为星火,点燃非遗基因的当代觉醒。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传统与未来的握手,更见证着文明根脉如何在当下绽放新枝。
袁国屏,字散人,号“江湖散人”“中原散鹤”“衡峰归雁”,1943年生于西安(身份证误为1944年),湖南省隆回县人。因家庭出身问题,在特殊年代背负政治压力,小学毕业后即失学。少年时期历经坎坷,曾被迫劳动改造,后以篾匠、弹匠等手工艺流浪谋生。文革期间受“道县惨案”波及,逃亡至北大荒的原始森林中,过着与鸟为邻的避世生活。1984年,乘时代变迁之风得以重返故乡,开启人生新篇章。
坎坷传奇的经历使其目睹社会现实,培育了深厚的民本思想。作为底层民众的代言人,他是一位坐则画地,寝则画被自学成材的草根诗人。。其作品根植民众之中,能冲破藩篱,直指现实,展现铮铮诗骨,风格独特(有江湖色彩/清流之风),被视为诗界另类。作品被认为具有潜在流传和收藏价值。
作者现为国内及香港多家诗词学会会员,并担任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原诗词研究会、孔子诗歌协会等机构名誉会长、名誉主席等职。已出版《散人吟草》两集及《散人吟草手稿》(书法集),第三集待出版。在诗词大赛中屡获一等奖、金奖、特等奖。生平入编《当代文化名人录》,部分作品被联合国和平书画院收藏。
《甲秀楼抒怀》
踏破黔山上秀楼,
风云独揽壮神州。
波澜滾滾添新影,
遗墨煌煌述旧游。
堂庙隐生仓鼠弊,
痌瘝拥抱杞人忧。
狂来欲借天河水,
尽洗民间万古愁。
《杜甫阁》
有楼名杜立江头,
傲骨临风已是秋。
雨点残飘忧国泪,
江声犹诉旧时愁。
曾吟国破山河句,
独步秋悲日月楼。
留得少陵诗骨在,
湘江作伴水长流。
《南昌起义纪念碑感赋》
丰碑矗立揽风云,
物换星移宇宙更。
劫后古城添地彩,
当年火把照天明。
英雄血荐轩辕路,
圣主轻抛先烈情。
浩劫十年难自省。
神坛有愧对群盟。
《贺龙公园忆贺龙》
叱咤风云未有枪,
菜刀怒起便称王。
心仪马列为求理,
敬仰毛公变异帮。
卓著功勋成逝水,
铁窗昏暗巳无光。
留侯若挽将军去,
免入深锅烹狗汤。
秋风(1972年于北大荒)
秋临塞北啸风声,
垅上羊归惊客行。
游子独吟他地月,
断肠犹念故乡情。
关重多阻悲离别,
家破何须顾死生。
恨是有门回不得,
杜鹃音切染三更。
《青年朋友来访临别有赠》
劫后余生叹自穷,
古稀犹羡壮年风。
无情白发催添老,
励志青云总着空。
踏破崎岖宜养性,
偶耽诗句更求工。
平生不懂弯腰术,
独向庐山击警钟。
答江南故人(作于北大荒)
雁书情切总难眠,
遥望潇湘路几千。
忽觉资江流水静,
又闻衡岳雪梅妍。
冰溶塞北迟耕地,
春绿江南早插天。
何日共斟元白酒,
豪吟一醉在君前。
乘机重访北大荒隐居地
扶摇直上九重天,
欲访冰城路八千。
魄落江湖寻旧地,
风摧衰老惜残年。
曾经浩劫难为鬼,
致力修行好作仙。
莫道飘零无所有,
豪吟健步夕阳前。
袁国屏赋
文/趙洪國
夫天地育才,必砺其志;江湖隐士,独抱孤贞。溯湘楚之灵壤,毓雪峰之寒英。袁子国屏,字号散人,生于乱世而守清节,历尽劫波而铸诗魂。其文若剑芒出鞘,刺破浮华;其心如冰鉴澄空,洞明浊世。今述其生平,叹其风骨,乃赋曰:
观其少年遭劫,命蹇时乖。
出身官僚地主家,命途多舛;身陷牛棚寒暑夜,肝胆俱摧。
十四龄未脱稚气,已披枷锁;十五岁始谋生计,独闯风雷。
篾匠弹花,十指尽磨成茧;荒村野径,双肩敢负余晖。
尝饥肠于市井,悯苍生于蒿莱。
遂立民本之思,誓以笔锋为剑;未改书生之志,敢凭血气开帷。
至若北疆亡命,雪野藏身。
携弟避秦,遁入兴安绝域;抱薪卧雪,潜居林海孤屯。
冰封雪虐,风刀霜剑削肌骨;兽吼鸦啼,冷月荒烟伴晓昏。
十二载穴居野处,饮露餐霞;万千回叩问苍冥,忧国伤魂。
幸天心未丧斯文,终归故里;赖诗胆犹存浩气,重振乾坤。
乃其诗道独标,文坛震烁。
倡三要为宗:风骨立本,精气盈章,美刺为铎。
斥权贵如草芥,笔挟风霜;哀黎庶若亲胞,墨凝血魄。
观其警句:“冰溶塞北迟耕地,春绿江南早插天”——讽时弊而含大悯;“回眸不管民间苦,愧对当年捧日人”——刺腐吏而见孤忠。
其诗也,少陵之忧愤,太白之狂狷,香山之平易,尽化一炉;其人也,屈子之孤忠,东坡之旷达,板桥之峻骨,浑然三昧。
至若“江湖散人”之号,非避世而自矜,实忧天而独醒。
嗟乎!身膺百劫,名冠五洲。
中原立帜,诗会推尊;寰宇传声,文坛仰首。
诗卷两编,血泪斑斑惊鬼魅;巨擘一席,风雷浩浩荡春秋。
今虽耄耋,犹斥强权;纵卧林泉,未忘国忧。
李杜有灵,当惊后起之秀;风骚重振,全赖散人之讴。
赞曰:
雪峰巍巍,资水汤汤。
有士嶙峋,其骨如钢。
诗斥魑魅,文镇豺狼。
江湖虽远,道义在堂。
散人风范,山高水长!
——公元二零二五年孟夏 趙洪國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