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北京研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国粹皮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画篆刻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全国第一批非遗双创人才——汤明灯

发布时间:2025-07-22 08:59:19 人气:3279 来源:新闻资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淌千年的血脉根魂。它不仅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基因库。当历史叩响新时代的大门,我们既需以虔敬之心守护技艺原真性,更要以创新之志激活其当代生命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成为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

而今,一群躬身实践的传承者正将命题化为行动:他们以双手为舟楫,载着古老技艺穿越时代洪流;以创新为星火,点燃非遗基因的当代觉醒。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传统与未来的握手,更见证着文明根脉如何在当下绽放新枝

形象照.png


传承国粹守正创新仁心仁术光耀杏林

记中医药文化传承人、疑难杂症专家--汤明灯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在贵州仁怀的青山绿水间,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中医一一汤明灯,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真谛。他不仅是疑难杂症的克星,更是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的守护者,以五十三载的临床实践与学术探索,谱写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时代篇章,他不仅以精湛医术破解毒性药材应用的世界难题,更以“医者仁心”的济世情怀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本文将从医学传承、学术创新、济世情怀三个维度,展现这位"中国传承人”的非凡人生。

一、扎根乡土五十载:从赤脚医生到一代名医,中国中医传承人,全国各老中医,国医大师,中华名医,优秀中医师,中国新征程杰出名医的光荣称号,存善广施。

1946年生于贵州仁怀的汤明灯,自幼目睹山区百姓缺医少药的困境。1972316日至1999年。他正式拜入仁怀县中医世家刘庭星门下,开启岐黄之路。在乡村医院工作的27年间,他踏遍黔北山区的每一个村寨,用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救治无数患者。1999年创立仁怀市中山堂药店,2015年扩建为仁怀市西中药大药房,成为当地中医药服务的重要基地。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这是汤明灯常对弟子们的教诲,他培养的四位传承人--王从富,蒋德海,女儿汤德群,孙子汤棋翔,如今都活跃在医疗一线。其教学特色鲜明:要求弟子必须从药材辨识,方剂配伍到临床观察全程参与。例如处理马钱子、附子等毒性药材时,他独创“四步解毒法”(蜂蜜炙甘草、纯蜂蜜、黑小豆、防风同煎),并严格规定“医生必须亲临病家,守护观察至药效稳定。这种严谨的师承体系,使得濒临失传的毒药应用技术得以科学延续。

二、守正创新:破解毒性药材应用的世界难题

在汤明灯的学术成就中,最具突破性的是对马钱子、附子等剧毒药材的驯化应用。这些药材虽疗效显著,但因毒性强烈被多数医者慎用。通过50年实践,他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安全使用体系:史书上讲过。不如试过。试过不如用过,用过不如体验过,凡用多附剂30克以上,需加两倍以上的炙甘草,纯蜂蜜150克,防丰30克,黑小豆30克。

解毒配伍:

炙甘草扶正解百毒

蜂蜜补中润燥兼解毒,治肺燥咳嗽肠燥肠火便秘胃脱热痛汤火,解附之毒。

黑小豆活血利水祛风毒(《本草纲目)载其解百药毒)。治肛肿风毒脚气产后风痉,口禁痛肿解药毒,汁毒,砒石,甘逐无雄,附子百药之毒。防风发汗祛风胜湿止痛治外破伤风,头痛目眩,顶强风寒湿脾骨关节节酸痛,四肿事急。解乌豆芫花野苗褚毒,杀附之毒。

附子万药之青煎煮工艺①用附子30克以上剂量,备加2500克冷水文火煎煮3小时以上,(2)马钱子只能服用0.3克,若有轻症冷水一碗服下几解。破坏马钱子胆甾结构,取汁6004次服用。每一次50克。这套方法经数万例临床验证,成功将剧毒药材转化为"安全有效的治病利器”。2023年,该技术被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相关论文在(中国中医药杂志》发表后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三、大爱无疆:悬壶济世背后的慈善情怀

“中医不仅治病,更要治心。”汤明灯始终践行这一理念。在中山堂药房的账本上,至今保留着数百页的"免费诊疗记录—为贫困患者减免药费、为孤寡老人送医上门,为留守儿童义诊。2018年仁怀洪灾期间,他带领弟子日夜熬制防疫汤剂",惠及灾民3000余人。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祖传秘方“人生三宝养生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道)无偿公开,推动”治未病"理念普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他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榜"全国中医药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四、时代使命:中医药振兴的基层实践者

面对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时机,汤明灯有着深刻思考:"一根针、一碗汤既能解决大问题,又能节约医疗资源,这正是中医药的优势。"他积极参与“中医药进校园”活动,编写通俗读物《中医启蒙三字经》,在仁怀市多所中小学开设兴趣班。

2024年,其主持的“黔北民族医药挖掘整理项目“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这位79岁的老人依然坚持每日接诊,他说:“我的使命就是把中医的火种传递给下一代,让老祖宗的智慧这笼明灯永远照亮人间。”

从赤脚医生到国医大师中国中医传承人,全国各老中医汤明灯用一生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医药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既有《黄帝内经》的智慧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既有悬壶济世的悲悯情怀,更有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正如《中医药理》扉页所题:"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这位大山里的苍生大医,正以其坚定的步伐,走出一条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康庄道。


七古一首贺明登八十华诞

 

悬壶济世除病根,耄耋老翁药杵鸣。

黄帝内经参妙理,青囊要术护苍生。

堂前桃李千株绿,肘后良方遣雄兵。

愿效南山松鹤舞,再添鲐背佑康平。

符阳文士刘一鸣罗洪恩贺

 

 

《尊辈汤公颂》


庭星一脉济苍生,
赤脚悬壶五十程。
百草银针除万病,
明灯普照杏林春。
乙巳仲夏张引题

赞仁怀市名老中医汤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