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创的市场化转化
发布时间:2023-12-08 08:36:31 人气:3753 来源:新闻资讯
体验经济开启了审美日常化的时代,“生活美学”也应运而生。德国当代艺术家博伊斯曾言“人人都是艺术家”,道出一个鲜明的事实:当代人们的生活体验及其日常审美逐步被放大为整个生活的意义,呈现出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欲求,赋予了文创产业旺盛的生命力,关于“新文创”的探讨也层出不穷。
我国美学家叶朗先生提出“文创产业是大审美经济”,的确如此。如果我们把视角进一步放开,它实际是一种“体验经济”——物质与精神可藉由文创产品这种形式(并非唯一的形式)达成一种和谐之美以温暖人们的日常、丰富生命的体验,甚至可能是情感对功利的某种超越和升华。
01
何谓“新文创”
以体验为导向,以生活为阵地
抛开“文化产业”的宏大内涵,具体到文创产品来说,就是工业产品设计的一种类型,是以“知识”与“咨询”为基础,以情绪体验和审美体验为导向在传统工业产品基础上的发展与变革。
与一般物质产品不同的是,文化创意产品是各种美的现实存在,也是多种美的创意整合,在物理性功能满足之余,更关注情感与美感的共鸣,承载和凝结了丰富的文化和生命体验。
与一般物质产品相同的是,它仍是一种产品化的消费体验,无论基于底蕴多么深厚的文化或技艺,都需凝固成生活化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才能产生效益和价值,带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链条。它无法脱离亲人性和生活性而孤立发展。
新文创,就是新链接、全载体
文创本不是新事物,自古有之。
从古至今,我们的文化不仅通过故事被记录、被诠释,也通过器物被雕琢、被凝结。流传下来琳琅满目的珍贵文物,勾勒出彼时的生活样貌,充分展示出先祖们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理解。
文化的内容在进化,文创的边界也在更新。
如今,文创的“新”,并不绝对源自于文化更新,而是“新链接” ——对文化元素的选择可能是历史的,也可能是当代的,但文化与产品的结合方式必须是基于体验价值的,是一种认知更新和载体迭代。
文创产品的“创意”,也不必须是新事物,可以、甚至最好就是全面生活化的载体,关键是要基于文化体验的需求与当前人们的科技化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相和谐,实现“人-技术-情绪-环境”最大程度的统一。
“新”是赋予文化向外生长的可能性,赋予文创产品增强、延续并保存体验的可能性。是让每一种文化体验都有机会链接各种生活化的载体,以符合时代审美和认知的形式走入人们的日常。
文化越是触手可及,越能生机勃勃、生生不息。文创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02
“新”与“旧”的碰撞:非遗文创化思考
文化和体验类元素是文创的核心内容来源。对于“新文创”来说,元素的选择,既有可能是“新”与“新”的交融,也有可能是“新”与“旧”的碰撞。
我们先来探讨“新”与“旧”的碰撞——非遗文创化。
自从2004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以来,“非遗”这个概念就正式进入国内,非遗以及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始终成为地方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非遗传承发展的困境
在我国,非遗主要指传统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人们过往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告诉我们“曾经我们如何生活”。
它们承载了人类情感、民族文化、生活记忆等层面的内容,是曾经鲜活的生命体验,很容易激发人们内心的归属感,市场化的可能性和余地都更大。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今天,非遗无疑推开了产品差异化的大门,发展前景斐然。
但是,对于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始终存在一些现实的困境。
困境一是过高估计。人们往往会用文化艺术的崇敬眼光来看待非遗,有时会过高地估计了非遗的价值。很多非遗项目被作为地方“文化代表”,保护的价格和门槛增高,在保护的过程中反而失去了民间的土壤。
实际上,非遗本来就是因时代变迁被“淘汰”的内容,我们试图去保留和重现,不是因为它们贵重,而是因为这些文化诉说着我们的来处与过往,值得被铭记。
困境二是体验场景难以再现。多数传统手艺和民间艺术,是农业时代的生产生活的产物,在工业化和科技化的今天,这些内容形式几乎没有生存的土壤。独特的非物质性和体验性特征,导致与当今生活场景重合度很低的传统技艺难以传承。
困境三是技术化干扰。现代科学技术似是一把“双刃剑”。优势在于,它为实现文化重建和时代融入提供了技术条件,让文化存续成为可能。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科技化保护使很多传统文化被转化为电子数据,沦为一种单向度、技术性、复制性的文化,削弱了文化自然表达的力量。
如何走出困境,为非遗文化、体验寻找更容易传承和发展的方式和路径,是重中之重。
一种有效方式:非遗+文创
如前所述,“新文创”是赋予文化向外生长的可能性,赋予文创产品增强、延续并保存体验的可能性。
因此,非遗与文创的结合,是帮助非遗走出困境的一种途径。
非遗文创化,能对文化进行有效传播,也是对生活体验进行记录和保存的一种有效方式。
用“新链接“拓展非遗文创新路径
非遗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别:为了日常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传统手工技艺和知识;各类信仰、崇拜、风俗等地方化(民族化)生活方式及内容;民间美术、艺术表演等精神活动及内容。
这其中,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艺术等内容最容易实现文创商品化。
当前,非遗当中的很多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多是农业时代的产物,在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中,其滋生和发展的社会土壤已不复存在,要让人们接受这些技艺和艺术所代表的传统生活方式,很困难。不过,要让人们接纳传统技艺留下的审美印记和烟火气息,则相对容易。
很多民间美术形式,如剪纸、版画等,虽然不再是主流艺术形式,但它们所代表的的文化审美,依旧深入人心。很多设计师将剪纸引入广泛的现代设计应用范畴,如请柬、商标、邮票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插图、书籍装帧等,依旧极富表现力。
再如大家都熟知的蓝印花布,虽然这种手工织布工艺已不再是日常,但人们依旧对这种色彩和图案着迷。
所以,针对传统技艺、民间美术、艺术类非遗的文创化,可以考虑主攻2个方向:一是以图形、图案的形式,以日用品为文创全载体来封存非遗承载所承载的文化印记。二是以地方特产叠加传统手艺,推动地方物产和技艺以快消品的方式进行凝结和转化,用全域的高频消费替代在地的低频消费,带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这两种产品化方式,并不是非遗文创化的唯一形式,但是一种能够固化文化体验、解决非遗曲高和寡传承困境的有效方式。也能在工业和后工业的机器时代,为人们平添一份生活应有的温度。
对非遗来说,只有当它的认知方式能够真正作为一种生活的有效性存在,才有可能对人们的现实活动发生实际的、特定的意义。
①图形化表达的非遗文创商品开发
这种方式的优势,一是可选的产品载体广泛,大多数生活日用品都可以作为图案或图形展示的介质,有效拓展了非遗文化传播的可能性;二是价格可控,具有高频消费的潜质,能让人们的生活充斥着简单易得的小美好。
比如将金山农民画融入十二个月,用于一系列办公产品上,增加了现代感的同时不失传统。
②“地方特产+传统技艺”的快消品化开发
这里最典型的类型就是非遗食品。我国很多传统技艺都是关于制作食物的智慧,比如糖人、米酒等。这类产品发展的困境,除了手艺传承人稀缺之外,还在于其极度依赖在地消费。或许,也正是因为在地消费的低频,让市场进一步收缩,加剧了传承人的流失。
当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多数路径,是对地方特产的文创化包装,让地方美食以更好的外观进行呈现。这种方式虽能增大游客购买的可能性,但本质还是依赖于消费的在地性。
而如果能在地方特产文创化包装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品类,使其在加工方式和储存方式上快消品化,则会大大增加地方特产的市场占有率,也能更好地传播地方文化技艺。
近年来风靡全国的柳州螺蛳粉,就是经典案例。
柳州螺蛳粉是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它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让地方口味在全国种草,并让地方美食成为能销往全国的方便速食。快消品化发展让美食唾手可得,令这种嗦粉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文创化包装的加持,则维系了其产品持续的话题热度。
或许在未来,地方风物饮料也是值得探索的快消品类。需要说明的是,火爆全网的雪糕文创,严格来说仍然属于以图形化进行表达的第一种方式,只是载体刚好选择了雪糕这种食品。
生生之谓易,非遗文化需要借助现代生活的土壤重新获得生命力。
我们希望通过非遗文创传达美学价值,更希望藉由非遗文创去封装文化体验。因为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生活的幸福感,就来自于体验的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