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传承创新之路 鹤仙麦秆画传承人李军》
发布时间:2022-03-09 15:45:06 人气:3341 来源:非遗年度人物
非遗艺术麦秆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它是中国早已失传的隋朝宫廷艺术,几经沉浮,有着两千余年历史。清乾隆年间河南青丰民间艺人制作大型麦秆画《社火》,《丰收》作为贡品。麦秆画代代传承,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走进了社会生活、走进了人民大众。尤其是走进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非遗艺术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
麦秆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制作材料为麦秆而得名,是一种剪贴艺术。其工艺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奇葩,体现了丰厚的汉文化底蕴。其艺术特点是具有刺绣的纤细,中国画的韵味,油画的浑厚,水彩画的清丽。
"鹤仙麦秆画"传承人李军在总结前人的制画技法上,大胆创新,本着"取其精华,去其漕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麦秆画的创作中把中国画、油画、水彩、刺绣融入麦秆画的制作中。同时,把动漫、卡通画大胆引进到麦秆画的制作中,关注到各类人群的喜好。坚持继承传统艺术,在保护中求传承,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的理念。鹤仙麦秆画的人物、花鸟、动物活灵活现,富有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鹤仙麦秆画正是秉承这种理念,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重在创新;紧扣时代的脉博,弘扬时代特色,近年来创作一批新作。以舞蹈,弹唱为表现形式,把中国科技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融汇在麦秆画的作品里。同时牢牢把握主旋律,讴歌共产党,讴歌新中国、讴歌新时代的人民生活。在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上做文章。创作了《中国梦 民族风》,《开创新纪元 走进新时代》等大型作品。在建党百年创作了《百年华诞 龙吟党恩》,《俯首甘为孺子牛》。为迎接祖国七十二周年华诞创作了《致敬中国》,《腾飞中国》,《祖国在我心里》,《心和祖国在一起》等作品。最近,为北京2022冬奥会创作、推出一些新作,以冬奥会的人和事,讲好冬奥会的故事。
李军,男,汉族,字:鹤仙,号:鹤轩居士。安徽合肥肥东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员,安徽当代书画院特聘画家,合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青鸟书画培训中心创始人,肥东县非遗艺术"鹤仙麦秆画"传承人。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签约艺术家,水墨丹青书画院常务理事。
2015年在"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型书画展暨第七届海峡两岸书画交流展"中人物画"《驱除鞑虏 保家卫国》获金奖。
2015 年在“安徽省第五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麦秆画《再来一杯》获铜奖。
2018 年合肥市″能者为师--寻找社区好教师"活动中,其非遗艺术麦秆画荣获优秀奖”。
2019 年 7 月由中国集邮宣传中心网对其非遗艺术麦秆画、布贴画出版发行"文化强、民族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艺术名家李军"限量珍藏邮册。同年 11 月 26 日出席由北京捷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集邮宣传中心、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京主办"庆祝建国 70 周年书画展暨艺术名家邮品首发式",并颁发荣誉证书。有多幅作品被多家收藏馆、陈列馆收藏。非遗艺术麦秆画和布贴画远销东南亚、欧美部分国家。其事迹分别被收入《跨世纪优秀人才台典》《中国文艺家辞典》《中国外语教学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其作品和事迹在安徽书画报、城乡文化(月刊)、合肥晚报、合肥晚报(肥东晨报)多次报道。中国网"浪潮新闻"、中国经济新闻播、辽宁日报官方网、中新网安徽新闻专题报道他的非遗工艺美术麦秆画、布贴画。
中国好品牌网"2019 在献礼建国 70 华诞暨 2019 中国好品牌影响力艺术人物榜推选活动中李军获二等奖"。2020 年 7 月"鹤仙麦秆画"确定为肥东县非遗项目。
2020 年 11 月参加“2020 中国好品牌影响力艺术名家推选榜,献礼建党 100 周年功勋艺术人物榜推选活动"中获银奖;2020 年 12 月11 日出席在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曁2020 年度非遗传承创新模范人物颁奖典礼",荣获"非遗传承创新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2021 年 3 月非遗艺术麦秆画《中国梦 民族风》参加安徽省非遗文创产品创意征集大赛;2021 年 5 月 10 日合肥电视台生活频道对″鹤仙麦秆画"作专题报道;2021 年 6 月非遗艺术麦秆画《开创新纪元 走进新时代》参加"红星照耀中国--全国工艺美术红色主题创作大赛″。
2021 年 11 月在"安徽省第十一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徽工奖'评选"活动中,麦秆画《腾飞中国》获铜奖。2021 年 12 月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的精品台历"时代楷模 引领风尚"麦秆画作品"开创新纪元 走进新时代"″祖国在我心里"以及"百年华诞 龙吟党恩"入编。2021 年 12 月在"2021 年度全国艺术名人榜:当代艺术影响力人物推选活动"网络评选中获二等奖。麦秆画作品入选中国非遗发展中心《2021 年度中国非遗领军人物》典藏版。
2022 年 1 月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在安徽省博物院举办虎年以虎为主题生肖展,作品"虎驾祥云迎新春"入展。2022年2月荣获"走近冬奥一起向未来~~2022中国冬奥艺术形象大使"2022年2月18日接受肥东电视台,肥东融媒体"幸福肥东微信公众号"摄制组联合采访。
《腾飞中国》: 这幅作品双龙舞动、巨龙腾飞,寓意深刻。龙是中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巨龙腾飞拱卫国徽深深表达我们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繁荣昌盛。一幅看似简单的作品却能表达深深的内涵。这幅画用非遗艺术麦秆画的手法做出来,既有传承更显创新。整幅作品以黑卡纸相衬显得庄重严肃、稳重发展;龙以本色、金色麦秆作主色调,与黑背景形成鲜明反差透视出龙腾之力度,具有很强的进取精神。双龙舞动,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威武不屈。这就是中华民族龙的精神。也是中华儿女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无所畏惧、孜孜追求为之奋斗的精神。
《穿越时空 助力冬奥》:麦秆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先留下的艺术瑰宝。新时代、新时期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推陈出新,得到长足发展。这幅作品大胆创新,把古人和冬奥结合在一起,用麦秆做成画,赋予非遗艺术新的生命力。同时,北京成功举办了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是世界上唯一同时举办夏奥和冬奥的城市。所以这幅麦秆画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北京冬奥展英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合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业建先生是"为奥运喝彩 为冬奥写春联"活动、全国应邀的百名书法家一员。张先生泼墨挥毫"雪地腊梅开玉蕾,北京冬奥展英姿"。李军先生借用他的下联"北京冬奥展英姿"制麦秆画,成为冬奥做非遗艺术麦秆画的中华第一人。这幅作品值得收藏,意义深远。
《知识改变命运》:虎年与时俱进,知识改变命运。虎年行大运,运气是要要真才实学。常言说:成功是百分之一的聪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努力要用在学习真本领、学习文化,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李军先生这幅虎年生肖麦秆画寓意深刻,诠释人生价值不在外强中干,而要脚踏实地的学习。俗话说:老虎不发威,以为是病猫。老虎不学,无威可发。所以告诫人们要与时俱进,知识改变命运。
《龙乘祥云送福来》:李军先生做麦秆画把握两个原则:一要新意,二要深意。所谓新意就是创新,符合时代的发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所谓深意就是根据画面内容了解这幅画的深刻内涵。这幅画是卡通人物画,配上中国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所以龙送"福"来意义深刻。这幅麦秆画传统中华文化元素很浓,极具收藏价值。
《命运共同体》:李军先生这幅麦秆画,把人物、花鸟、禽兽用在一幅画中,反映大千世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融洽相处,共荣共生。另一个侧面表达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这个世界是一个多极世界,相互包容,互利互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幅麦秆画含义极深,是一件难得的精品、珍品。
月季花开红烂漫,孔雀登枝向下看,孔雀没开屏,含苞欲开放,孔雀是鸟中的美雀,高气质、高颜质比花更娇,与月季花搭配。更频添几分姿色。采用绿色麦秆为主色调,红花虽好绿叶扶,绿叶不扶孔雀配。美雀配美花,漂亮世人夸。此幅作品用麦秆画表现手法做出来,突现传统与创新,有大富大贵,雅俗共享之韵味。
《禾下乘凉梦》: 稻花黄,稻花香,道路在远方。禾下乘凉梦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高产一个理想追求,是袁隆平的中国梦。在梦中,袁隆平梦见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子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袁院士安排第三代杂交水稻新品种“三优2号”和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发挥种肥强强联合优势,亩产已达到1326.77公斤。这标志着我国再创水稻大面积种植单产世界最高纪录。
人生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袁隆平用这句话勉励青年,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国人为梦想前行。播撒下心怀人民、爱党爱国的“种子”,用汗水浇灌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这幅麦秆画“禾下乘凉梦”,就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
《为冬残奥保驾护航》。这幅作品为迎新″北京2022冬残奥会"胜利举办而作。麦秆画以古代人物穆桂英、杨宗保,带领杨家将穿越时空亲临冬残奥会现场,杨家将一门忠烈,忠心报国,助力冬残奥,为冬奥会保驾护航。这幅作品既传承非遗艺术,又表现冬残奥健儿身残志坚,顽强搏博的精神。
《钟馗》:万应之神钟馗是中国传说中很出名的一个神,他捉妖降魔深受人民大众喜爱。这幅作品用以讴歌新时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就是新时代的钟馗,帮助人们驱除病毒,消灭毒株,战胜疫情,驱除病毒的顽强精神。